您现在的位置:初中学习物理网>> 学教频道 课程探讨 论文教案>>正文内容

三、电生磁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经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电生磁”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讨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难点:电流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长约1m的直导线、螺线管、干电池、小磁针、大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滑动变阻器、开关、电脑动画等。

知识准备:1、电荷的    形成电流。

2、磁体的周围存在着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

3、我们依照细铁屑的排列,在磁场中画出一根根带箭头的曲线,这样的曲线叫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021231,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上午10时为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试运行通车剪彩,并一同乘坐磁浮列车体会其运行。你知道磁悬浮的原理吗?

师生共同完成上述问题,为建构新知识作好准备。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电流周围的磁场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奥斯特实验。提示学生观察通电前小磁针的指向,通电后小磁针的指向。

2)引导学生分析: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演示:(1)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下方,分别通电、断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2)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分别通电、断电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

(3)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前两次又有什么变化?

【点拨】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磁场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电和磁之间是 有 (填“有”或“没”)联系的。

【观察】改变电流的方向,看电流的方向对小磁针的影响。

3)探究通电直导线中的电流磁场情况。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把一根直导线绕成一螺旋状称螺线管。

【讨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吗?若有,它的磁场又是什么样子呢?让学生来进行实验设计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观察、讨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有什么特点。

【观察】在一块纸板上安装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纸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后,给螺线管通电,轻敲板面,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

【点拨】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条形 磁体的磁场相似(如图9.31)。

【观察】把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情况,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偏转是否有变化?

3、安培定则

【讨论】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情况,你能否判断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 有关 (“有关”或“无关”),你能找出这一规律吗?

【点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 电流方向 有关,它们间的关系可用右手判定。方法是: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跟 电流 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 极(如图9.32

(四)总结反思,延伸拓展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条形磁铁,它也有NS极;当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它的NS极也互换。其实,通电直导线的磁场也可以进行研究。把一条直导线竖直放置,垂直穿过一块硬纸板,在纸板上沿导线周围放一些小磁针,给直导线通电后,这些小磁针都沿着导线周围的圆周排列起来(如图9.34)。如果改变电流的方向,小磁针的指向也改变,但仍沿着导线周围的圆周排列。

也可以利用图9.34的实验装置进行,把铁屑撒在硬纸板上,那么每一粒铁屑在磁场中都被磁化为小磁针。轻敲纸板,帮助这些小磁针克服跟纸板间的摩擦力,它们就在磁力作用排列起来,显示出磁感线的形状,如图9.35所示。

 可以看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是在跟导线垂直的平面上,以导线穿过平面的点为圆心的许多同心圆。磁感线的方向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右手来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如图9.36)。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