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大王的“失误”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许多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工作者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研究和探索的一生中,由于某种原因,给他们自己、也给人类社会留下一些“遗憾”。现今我们来重温这些“遗憾”,可以从中获得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借鉴”的作用。
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但是他在最重大的成就面前,却有一件终身遗憾的事。
那是1883年,当时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灯丝是用碳丝制成的。由于碳丝的蒸发,这种灯泡的寿命很短。为了延长灯泡的寿命,爱迪生试验用别的耐燃耐热的材料来做灯丝,但都不成功。爱迪生把注意力转向设法阻止或减缓碳的蒸发上。一天,他想若在碳丝灯泡内另外再装入一根铜丝,或许可以阻止碳丝的蒸发。从而延长灯泡的寿命。他立即试验,但实验结果却是碳丝的蒸发仍然如旧,延长灯泡寿命的实验又一次失败。
这次实验在延长灯泡的寿命上确实失败了,但是爱迪生却从这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对后来电子技术有重大应用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当灯泡内碳丝通电发热后,未与电源接通的铜丝里出现了微弱的电流。爱迪生抓住这一新发现,继续研究下去,终于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后来称为“爱迪生效应”,这是发明大王一生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
爱迪生所试验的装有铜丝的碳丝灯泡,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可惜爱迪生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他只停留在发现的热电子发射现象上,而没有预感到这种现象可能带来的科学技术上的重大意义,这或许是他太急于改进灯泡,而影响了他科学思维的发挥。
爱迪生发现的热电子发射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重视。英国科学家弗来明立刻看出“爱迪生效应”将有重大的技术意义。他在“爱迪生效应”发现后的第二年,专门到美国找爱迪生共同研讨有关热电子发射的问题,并推测“爱迪生效应”的背景可能就是由阴极射向阳极的单向电子流。
弗来明根据自己对“爱迪生效应”的理解,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弗来明的这只电子二极管与爱迪生那只封入铜丝的碳丝灯泡相比,几乎同出一辙,相差无几。然而弗来明的电子二极管在技术上的意义却远远超过爱迪生的那只电灯泡。敏感的弗来明成功了,发明大王却在取得自己最重大的成就面前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